发布日期:2019-05-16 来源:老舍茶馆 作者:老舍茶馆
壶里看乾坤,方寸有意境。近日,由北京市文物公司策划的“凝烟撷萃——北京市文物公司藏内画鼻烟壶”展览在琉璃厂虹光阁开幕。展览展出了包括“京派内画四大家”在内的百余件清末民国时期的内画鼻烟壶名家大师作品。1月11日,老舍茶馆小饮茶会带领茶友们走进北京市文物公司虹光阁探知名家内画鼻烟壶的魅力。北京市文物公司党委书记刘燕萍,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波,北京市文物公司萃珍斋经营部经理、文物鉴定专家刘国跃与十余位茶友参加。
活动伊始,茶友们首先在虹光阁李天一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凝烟撷萃——北京市文物公司藏内画鼻烟壶”展览。李老师介绍说,此次展览汇集了一百余件清末至民国时期内画鼻烟壶名家大师的作品,如周乐元的高雅隽逸、叶仲三的纯朴多能、马少宣的鬼斧神工、丁二仲的博雅超凡。毕荣九、王习三等内画大师的作品也体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透过橱窗可以看到,在成人手掌大小的鼻烟壶内,既有传统人物,也有历史故事、文学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经典画面。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让人大开眼界。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28日,每天9:30-16:30在虹光阁免费开放,欢迎大家前来赏鉴。
本期茶会的花道作品名为《花看乾坤》,由小饮茶会团队精心创作:以花毛茛、玉兰花、康乃馨、菊花为花材,打造独具韵味的中式慢生活作品。茶友们一边品老舍茶馆己亥猪年生肖饼——金猪祥瑞臻品私藏茶(生普),一边听刘国跃老师娓娓道来,讲述内画鼻烟壶的艺术魅力。
刘国跃老师说,烟草起源于北美印第安,后逐渐传入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鼻烟有明目、提神等功效,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先是用传统药瓶来盛放鼻烟,在此基础上尝试用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以口小腹大的瓶子来存放鼻烟能够保证其不会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也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受到鼻烟烟民们的喜爱。至清代,上至宫廷下至达官显贵,闻吸鼻烟甚是风行。以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搜集各种名贵的材料,让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他们设计、制造鼻烟壶,奢靡至极。在国际上有的收藏家认为,鼻烟壶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
刘国跃老师谈到,鼻烟壶有青花瓷、景泰蓝、玉石等各种种类,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现出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状,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像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后来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的艺术精品。
刘国跃老师说,清光绪以后,内画壶工艺达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工艺大师。中国内画鼻烟壶有三个主要流派:京派内画鼻烟壶、鲁派内画鼻烟壶和冀派内画鼻烟壶。其中,马少宣、叶仲三、周乐元和乌长安四人是“京派”内画的“四大名旦”。曾有民谣流传:“登堂入室马少宣,雅俗共赏叶仲三,阳春白雪周乐元,文武全材乌长安。”马少宣为“四大名旦”之首,他以工笔“一面诗一面画”的内画技艺闻名全国。周乐元的内画作品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山水画,精美绝伦。叶仲三堂号“杏林堂叶”,是京城内画壶能手,与周乐元、马少宣同被视为内画鼻烟壶的三大画匠。分享中,刘国跃老师还结合图片为大家带来名家内画鼻烟壶赏析。茶友们感言,每一件内画鼻烟壶作品都彰显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中国风。
活动中,刘国跃老师详细为大家讲述了鼻烟壶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大家受益匪浅。为了表示感谢,唐波常务副总向刘国跃老师赠送老舍茶馆元首级礼品福寿至臻茶礼盒。刘燕萍书记将北京市文物公司下属企业——北京彦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之瀚海拍卖精品图录回赠小饮茶会。大家合影留念。
本期花道作品:
【作品名称】花看乾坤
【花材】花毛茛、玉兰花、康乃馨、菊花
【寓意】壶里看乾坤,方寸有意境。一展花一杯茶。无论是花还是茶,我们都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相结合,打造独具韵味的中式慢生活作品。